香港的大学对内地大学的冲击和影响是毫无疑问的,在香港的大学纷纷向内地高考状元们伸出橄榄枝时,不少状元权衡之下,放弃了北大清华,选择到香港读大学。2006年我省被正式列为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计划后,“首战”港校就抢走了我省高考文科状元周恬艺等高分学子。
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我省有16位年轻人在香港的大学就学,随着今年12所港校在我省招生,今后将有更多优秀的江西学子到香港求学。一年过去了,这些江西学子在香港的大学里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怎么样,香港的大学和内地的大学有什么不同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去年考取香港城市大学的郭宁和考取香港中文大学的周恬艺,带读者一起到香港上大学。
城大授课不分班级
-口述人:郭宁
毕业于抚州一中,2006年以理科656分被香港城市大学(简称城大)录取。
-实录:
去年7月10日,我接到城大录取通知书。学校提供的生活条件比较好,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第一年是本科基础学年(香港的学生不用上),本班的学生也都来自内地,所以还不会觉得特别陌生。第二年,我们就要和香港本地的学生一起上课。
日常学习离不开电脑
我们学习都离不开电脑。学校的各种信息、通知都通过网络邮件告知大家,老师布置作业、学生交作业也都是通过网上传递。有时候同学们直接就带着手提去上课,在电脑上看讲义。有些课程比如说英语有每周一次的小测验,都是在网上在线进行。
校园几乎被计算机网络覆盖,学校内到处都有计算机端口,在学校教学楼里走两步就会有几台电脑放在路边供同学们随时使用,这使得学校整体给人一种相当现代化的感觉。
每个学生的课程不同
学校基本上没有班级的概念。比如全院不分班级,大家随便选课,考够学分就行,因此同一门课极有可能和师姐师弟一起上。学校根据学生们选修的科目为每个学生安排了不同的课程表。每门课都有老师推荐的参考教材,可买可不买,图书馆里也可以借到。
课程都跟就业挂钩
城大所有课程全英语教学和考试。在学校,有本地生、内地生、国际生,通常我们平时说话语言要经常在三个“频道”间切换:和内地同学说普通话,和香港本地生说广东话,和国际交换生说英语。
我们的必修课设得比较少,选修课却很丰富,课程的设置与就业接轨。而香港高校教师都是面向全球招聘的,学校有很多国际知名学府毕业的外籍教师,在香港上大学,我们的视野更开阔。
中大常有专家讲课
-口述人:周恬艺
毕业于万年中学,2006年以文科667分被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中大)录取。
-实录:
日常花销很大
内地学子多是独生子女,独自去香港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也就必须学会独立。刚到香港的时候,主要还是语言上的障碍,英语还好,但是粤语沟通起来有点困难。对于我们这种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来说,日常消费太高。在香港吃饭很贵,去学校餐厅吃饭,青菜跟肉一样贵,一般女生每顿花20元左右。从内地打电话到香港很贵,但从香港打电话回来很便宜,每分钟只有3角钱左右,一般来说,是学生往家打电话。到了周末,我们也和内地大学生一样,都喜欢结伴逛街、聚会、上网、看电影。
常常见到大学者
在中大经常有一些各学科的世界名人出没。虽然你学的不是经济学专业,但你可以去旁听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的精彩演讲;如果你对物理感兴趣,你就不会错过杨振宁教授的权威讲座。不单课堂上,在校园内一些生活场所,你也能经常见到这些名人。
要有很强的自律能力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来香港读大学,在这里,老师上课不会点名,大家都必须有很强的自律能力。而且也有听说过一些内地的尖子生,到香港后迷失方向,沉迷网络游戏,考试成绩差,最后被迫退学的。
可申请国际交换生
在我们学校,还有比例很高的国际交换生计划和实践机会。每年有400多个各种不同时间长度的国际交流机会提供给本科生,与180多所著名的海内外学府开展学生交换计划,其中包括哈佛、耶鲁、康奈尔等世界顶级大学。
学校国际交换生的选择程序事先挂在网上,随时可以查询,所有竞选学生要经过英语面试,并按一定比例加上学科平均成绩,就像高考一样。
-相关新闻
12所港校在赣招生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07年香港共有12所高校在我省招生。其中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纳入教育部统招;其他10所高校为自主招生院校。有关人士提醒考生,非“统招”的香港院校都会有各自的笔试或面试安排,面试甚至会在录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考生要做好相应准备。
部分港校收费情况
-香港大学
地址:香港薄扶林道
学费:4年33万元港币
-香港中文大学
地址:香港新界沙田
学费:8万元港币/年
-香港科技大学
地址:香港九龙清水湾
学费:8万元港币/年
-香港城市大学
地址:香港九龙塘达之路
学费:6万元港币/年
-香港理工大学
地址:香港九龙红磡
学费:7万元港币/年
-香港浸会大学
地址:九龙塘窝打老道224号
学费:6万元港币/年(记者:刘媛 实习生:程君)